党的十九大以来,青海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服务民营经济”为主线,以“四个常态化”为抓手,全方位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牵线搭桥、清障增利,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一、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连续两年以“民营经济”为开局召开“新春第一会”,出台青海民营经济33条,配合金融支持23条、税费服务22条、服务业发展47条、经营主体发展10条等配套措施,全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领导多次以座谈、调研、餐叙等方式,听取民营经济经营发展的真实情况、面临的困难和对经济形势的意见建议。各地各部门与民营经济进行多层次沟通交流,召开16次专题调度会、105次行业协调会、755次问题对接会,做到政企直面沟通、诉求直办答复、服务直达现场。举办“民营经济茶座”,协调解决电力供应、融资需求、要素保障等22项重大问题,企业满意度达92%。举办3期“民营经济大讲堂”,同步线上直播,受众面超80万人次。
二、开展常态化助企暖企春风行动
为帮助经营主体有效化解融资信贷、要素保障、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等发展难题,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青海省启动实施常态化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出台助企纾困系列政策,建立健全“四级协作”体系(党委政府主导+行业推进+工作小组+联络员),推行“七问工作法”(问经营状况、问发展短板、问扩产扩能、问困难问题、问政策落实、问所期所盼、问意见建议)。
三、实施常态化经济运行协调调度
建立经济运行调度中心,完善省、市州、县区三级发改系统调度体系,落实“一表一单一图一机制”,坚持以上率下抓联动、改进作风优服务、健全机制促落实。印发包联调度重点市州县区经济运行工作方案,紧盯主要经济指标常态化推进“3+16”包联调度工作,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调度。协调解决包联地区困难问题,逐一查看包联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12项主要经济指标和48项支撑性指标差距与回补目标,全面了解掌握经济。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发放工作提醒函17份,深入项目建设现场、企业生产一线,协调解决融资、土地、用能等方面困难问题。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跟踪问效,动态监测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对有望升规入限2500户重点企业实施跟踪服务,每季度开展民营经济形势分析。创新建立重点民营企业名录,筛选出涉及一二三产、18个行业门类、76个行业大类、覆盖全省各市区的重点监测民营企业3000余户,推行“三送两办一访”服务。
四、推行常态化问题诉求解决模式
建立问题处理机制,公开征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线索,畅通民营企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推行“收集、转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模式。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畅通保障民营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渠道,重点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落实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强制披露制度,完善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督查、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截至目前,已完成清欠7.2亿元。开展检查过多过频整治行动,针对民营企业反映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清理整合各类督查检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推行“轻微处罚”和“首违不罚”,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涉企检查频次同比减少48%,对民营企业“无事不扰”,有效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促进平等准入、强化融资支持、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