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报送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全面依法治省重点工作建议的函

发布时间: 2024-11-18 来源: 作者: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按照《关于报送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全面依法治省重点工作建议的通知》要求,我委认真梳理研究,形成了省发展改革委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全面依法治省重点工作建议,现随函报上,请审阅。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11月18日 



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全面依法治省重点工作建议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和目标方向,着力推进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及我省三个实施方案落地见效。认真落实委党组“政治领委、实干兴委、人才强委、依法治委”工作要求,围绕推动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行政执法更加规范、争议化解更加高效、普法效果更加明显、法治建设效能更加优化,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及不足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要求贯穿各项发展改革任务全过程,依法治促改革,以法治保履职。一是强化学习培训研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委主任办公会全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学习《省发展改革委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专题讲座。积极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研修班、全省领导干部依法治省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促进领导干部学规学法走深走实。二是加强法治责任落实。委党组书记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党组会议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公布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印发省发展改革委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积极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和新入职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全委党员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述法实现全覆盖统筹强化法制机构与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安排2名有法学教育背景的年轻干部到法制岗位锻炼提升。

(二)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按照年度立法计划,围绕发展改革工作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域特色推进立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一是有序推进立法项目。加快推进年度立法计划项目,加强前期立项、调研论证、后续报审等程序衔接,配合修改完善《青海省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条例》《青海省地方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办法》并开展合法性审查,积极开展《青海省涉案财物价格认定管理办法(修订)》调研。就《青海省水利工程条列》等16件立法项目提出了意见建议。二是合理拟定立法计划。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和保障建设产业“四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规范招标投标制度为重点,充分论证必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报送5项2025年度立法计划项目,其中包括年内力争出台1项,重点调研项目4项。三是开展立法相关课题研究。跟进国家层面《招标投标法》修改的立法进程,按照2024年全面依法治省调研课题立项项目要求,开展立法前期调研,形成并报送《青海省招标投标领域地方性法规修订前期调研报告》。

(三)推进行政能力规范化建设。持续强化专业能力建设,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根据行政审批事项和省级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变动情况,及时对《省发展改革委权责清单通用目录》进行了修改完善。衔接适用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印发全省发展改革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则(试行),进一步明确全省发改系统行政处罚裁量权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清单。印发公布《省发展改革委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认真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修订废止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行政性规范文件,进一步维护法治统一。二是强化法制审核能力。从严把好合法性审查关,修订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共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等33件、行政协议19件、政府信息公开及信访答复7件,有效加强法律风险的源头防范。认真学习贯彻新出台的《公平审查条例》《招标投标领域公平审查规则》,指导督促各市州发改部门建立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有序开展自我审查和存量文件清理工作。三是提升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质效。健全委法律顾问、业务处室与法制工作机构沟通协调机制,修订行政应诉工作规则,开展行政案件庭前准备、证据收集、委托代理、法律文书起草报送、出庭应诉等工作。同时,积极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建设和资格管理,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共60学时,组织15名新任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资格考试。

(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挥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协调职能作用,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工作、解决问题、加强反馈,不断提升法治质效。一是营商环境评价全覆盖。对全省8个市州、4个园区、45个县(市、区、行委)营商环境进行全覆盖评价,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编制发布《青海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3)》。“青海省以科技支撑盘活信用数据,增信赋能普惠金融”典型经验做法获全国营商环境专项督查通报表扬。二是聚焦市场主体解难题。开展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调研,举办“民营经济茶座”,设立助企暖企热线,畅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渠道。通过自查自纠、社会征集、联合行动等方式,重点解决对企服务质量、清理拖欠民企账款,助企纾困解难等问题。以论坛、茶座、走访、问卷等形式,构建政企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三是推进监督管理常态化。依托市场管理网格,落实包容审慎执法,广泛运用指导约谈等柔性方式,重点整治多重、多头执法问题。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坚决防止超越法定权限或违反法定程序实施监管。积极开展不平等对待企业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政策文件清理工作。近期,积极配合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第十九督查调研组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督查。

(五)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模式,做到“最大多数”和“关键少数”并重,充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我委法制工作机构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一是开展旁听庭审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先后5次组织领导干部和青年干部现场旁听相关庭审,深入了解了法庭对事实证据、法定程序、法律适用等环节的审查认定,“面对面”感受了法律威严,把庭审过程变成学法、知法、明法、守法的鲜活课堂。二是开展多路径宣传。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加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成功举办青海省“8·15全国生态日”活动仪式。通过委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积极宣传新出台的《青海省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价格法、保密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

总体来看,我委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有序有力有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联系工作实际深入研究落实不够紧密。二是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与工作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行政监督力量亟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推进普法宣传落实的举措有待改进,对全省发改系统的普法宣传和贯彻落实执行情况跟进检查督导尚有不足。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现对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2025年重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立法。聚焦实践问题和立法需求,紧跟国家层面立法情况,协调推进调研论证、立法技术支持等工作,加快我省促进民营经济条例、招标投标条例等立法提档升级,统筹安排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工作。

二是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立法、执法等法治建设环节的有机融入。充分运用党校、行政学院、省属高校法学教育及“八五”普法讲师团等各类阵地平台,举办面向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修班、依法治省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研学轮训。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当前页】
协同办公 政务微信
返回顶部
./t20250103_88557_w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