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海东市不断拓宽东西部协作领域帮扶工作,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质效,积极拓展消费帮扶渠道,培育壮大劳务品牌,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协作帮扶质量效能“双提升”。
海东市把产业帮扶作为东西部协作发展的“重头戏”,聚焦海东特色优势,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拓链,在巩固提升供港蔬菜、杂交油菜马铃薯制种、牦牛藏羊“西繁东育”基地的基础上,系统谋划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核心基地、高原冷凉蔬菜种植核心基地、高原特色种业核心基地,高标准推进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四个“寿光模式”蔬菜基地建设,特色优势作物比重稳定在86%以上。截至目前,全市输出优质农副产品82.3万吨,产值54.2亿元,群众平均增收4100余元。
持续深化产业园共建机制,围绕“上下游”配套开展精准招商,引导资源向园区集成、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快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衔接配套的产业聚集发展格局。全市认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5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积极创建产业强镇6个,打造东西部协作共建产业园7个,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0个,完成投资3.2亿元,援建帮扶车间52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783人。
积极组织全市优秀电商企业参加“东方甄选青海行”“农特产品超市首秀”“5G直播嗨购节”等线上产销对接活动,高水平举办“焕新消费季·惠聚电商节·播响海东好物”电商直播节,助力网络零售额增长的同时加快全市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结合“青洽会”“高原足球·青超联赛”“特色农产品展”等省内外各类大型展会活动机遇,以多种形式拓宽产品销路,进一步提升海东特色产品品牌影响力,促进农产品上行销售。加强与阿里、京东、832扶贫商城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持续加快电子商务在传统消费领域的推广应用,发展直播带货、订单农业等新型电商模式。借助无锡市稳定消费能力和成熟销售渠道,引导本地供应商与无锡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建立农产品直供直销渠道,设立海东特色产品直营店25个。截至目前,全市实现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额达8722万元。
结合各县区资源禀赋和工种需求特点,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先后培育出“化隆牛肉拉面”“循化撒拉人家”“互助土乡农家乐”“平安古驿平安绣”“乐都高原电建”“循化撒拉艳姑刺绣”“互助五峰铁艺”“乐都浦台水暖工”“互助家政”“互助土族盘绣绣娘”等12个劳务品牌,推动脱贫劳动力由“靠苦力挣工钱”向“凭技能拿工资”转变。紧盯脱贫人口收入提升,多渠道摸排务工需求,全方位收集岗位供给,建立“务工需求清单”和“岗位供给清单”,开展“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转。截至2024年10月底,共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各类专场招聘活动15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3.7万余个,开展劳务协作培训班10期452人,向江苏省输转劳动力278人,省内就近就业429人,其他地区就业211人。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