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政务服务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 政协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2014
索引号: 01500029X/2014-53881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渔业
发布机构: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14-08-28 03:56
标题: “关于积极争取国家启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建议” ──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94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青发改办函〔2014〕14号 是否有效:

“关于积极争取国家启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建议” ──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9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4-08-28 03:56

农工党青海省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积极争取国家启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黄河流域治理开发及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工作开始于1952年,经历了初步研究、超前期规划、规划、项目建议书等阶段。2001年7月,西线第一期工程进入项目建议书阶段,2008年底,黄委会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总报告、专题报告以及附件等96份成果报告。2009年12月,《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了黄委会预审。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提出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加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即将建成通水,2013年6月完成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补充报告。

围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我省积极配合黄委会参与了工程前期的研究,多次参与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的选线等工作,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青海省受水区规划》。《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青海省“十一五”水利发展与水安全规划》中均已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为青海省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并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与中咨公司、水利部水规总院等单位合作,进一步分析新形势下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为西线工程建设必要性提供支撑。同时,我省积极实施西宁市至果洛州、玉树州公路,青藏铁路电气化工程,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工程,330千伏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建设创造条件。

早在1992年10月,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请求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的报告》。1993年7月,青海省、甘肃省政府牵头,与黄委联合提出《关于召开沿黄六省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讨会的倡议书》,发送流域其他省区。1995年6月在西宁召开了黄河流域八省区领导参加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综合研讨会”,并向国务院报送了《黄河流域八省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前期工作的建议》。1995年11月,省政府以青政(1995)86号文向国务院报送了《转报关于尽早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议的请示》。自200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通过黄河9省区11方协作会议、在京召开专家座谈会等形式,数次向国务院提出建议,请求国务院采取措施促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尽快上马。近几年,每年两会期间,青海省政协委员均积极呼吁尽快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由于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移民征地难度大、工程投资急剧增加、协调运行管理困难、调水水量成本过高等一些重大问题,加之西线工程线路大多布局在高寒地带,施工难度更大、工程投入更多,也影响了国家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决策,西线工程前期工作进展缓慢。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历时60多年,项目建议书阶段工作也十余年,项目建议书审批后,还要经过可研、初设等多个阶段,前期工作周期还很漫长。

因此,我省还需会同下游受益省区继续积极向国务院呼吁启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并考虑青海地处三江源头,是大江大河主要产水区和水源涵养区的实际,增加青海省黄河流域的耗水指标,研究在国家层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建立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争取国家层面强力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及早启动工程实施。

(此件已全文公布在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政民互动板块。)


联系人:吕朝晖 联系电话:0971-6305747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当前页】
协同办公 政务微信
返回顶部